热门关键字:  稻城旅游  稻城  稻城 亚丁  图片  图片

遭遇花海—记尼汝至亚丁穿越之旅
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08-02-14 21:27 Tag: 点击:
这次的穿越之行起源于一次意外,第一次进入,被它绝世风光吸引的同时,还听闻有一条密道可以直通四川的,这条路鲜有人走过,自然对我等驴子来说诱惑极大,回程便开始筹划。和小周及老鼠的相遇也属偶然,当时我正在丽江的客栈里舒服的晒太阳,他俩背着硕大的登山包风尘仆仆的前来投宿,还将我误认为客栈的伙计,因为同为背包客,也就不免多看了他们两眼,当时也没多想,机缘巧合让我们结识并成了朋友,在我的极力诱惑下,他们放弃了原计划,和我去闯这条密道。对于他俩自虐的心态,我便提议自己全程背负,不请向导、不租马匹、更无地图、无功略,年轻人都比较的血气方刚,也没多想,就全然应允,意外加上偶然,造就了此次“四无穿越”。
     行动的前夕,加入一名新队员,是丽江“暗地”的老萨,人称“萨达姆”,她要到中甸的俄牙村,可以从
进,自然欲和我们结队同行了,对于她的加入,我们十二万分欢迎。当即到超市采购了大伙几日的口粮,准备好行头,就等明日来临。老萨是当地一老师,更是通宵达旦批改学生试卷,估计一夜没睡。
     7.15 一早,老鼠和小周就来客栈找我,想必是昨晚太兴奋让他们等不及,在腐败完一顿丰盛的早餐后,就催促着出发。简单收拾后我们就到“暗地”与老萨会合,她已经在店里等我们,正不慌不忙吃饼喝茶,而石头则在一旁为她准备行装,等她一切就绪后,我们一行四人,在众多游客注目礼下,信步穿过古城的石板路,向中甸进发。丽江距离中甸有五小时车程,到达中甸已经下午五点,照往常一样,我还是选择投宿于藏地青年旅社,源于那里不仅四方驴子的聚集地,更有一个超有趣的老板。
     放下包第一件事就是填饱我们空空如也的肚皮,在客栈旁不远处找了个四川餐馆安慰了一路抗议的肚子,中甸遍地的垃圾和灰尘让我们没有压马路的欲望,就聚集到弯豆(客栈老板,一个特有意思的小胡子,杭州人)的酒吧里,围着他的火塘聊天烤火,说来也好笑,三伏天别的城市温度已经高达37~8度,而我们却窝在这缩成一团烤火?刚开始就我们几个在一旁神侃,就弯豆有一搭没一搭的过来插话,干说话没意思,也就我和弯豆熟识,就厚着脸皮找他要私藏的青稞酒喝,他也倒大方,将我从头看到脚后提了一大瓶酒给我,估计他也是看我一个小妮子口气这么大,想用一整瓶酒来吓唬我。有了酒气氛开始不断的升温,也吸引了临桌的驴子,他们纷纷加入进来,不出一会就聚集了十几号人,也不管认不认识,举着杯子就干,弯豆的那瓶青稞以飞快的速度下降,火塘里温暖的火苗照在每个人的脸上,已分不清是酒精的作用还是火苗的映射,均不同程度的显现出一脸红光,此时的大家都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隔阂,只给人一种广聚天下友,大口喝酒大声谈笑的豪迈之感!
     7.16 高原上喝点小酒睡眠非常的好,(也不知道是谁说高原上应该禁酒的,非也)因为要等成都赶来的一驴子与我们会合,今天只能呆在中甸,再加上昨晚的酒精威力还没散,我们都懒得起床,一觉睡到自然醒,今天没其他计划,就是吃、玩、睡、等人。
     7.17 凌晨3点,思思赶到,在房间里小睡了一会,5点就起床收拾包袱,因为备足了五人七天的口粮,分量有些庞大,就将食物分配在每个队员的背包里,打包完后每人的背包都超乎想象的重,就我的包起码就四十斤,更别提几位男士的了。穿越正式开始,队员一共五人,分别为老鼠(杭州)、小周(宁波)、老萨(丽江MM)思思(成都)我(重庆MM)。
     晕乎乎的一路屁颠到了中甸的属都湖,因为修路等不可预知的情况,让我们的逃票计划彻底流产,还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老鼠随身带了几本学生证,虽看门者对思思满脸的沧桑感很是怀疑,最终还是让我们蒙混了进去。前一分钟还阳光明媚的天气一下子变天,下起了毛毛小雨,让我们有些傻眼。属都湖是个没完全开发的景点,认为破坏还不很严重,基本保持着他秀丽的原貌,水面一片宁静,静幽得近乎邪气,湖旁是高耸的森林,密而不透,加上此时下着细雨,整个属都湖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,仿佛随时都布满危险,阴森的树林衬托着黑压压的湖水,让人感到有些惧怕,有些惶恐

 

行动还是得继续,因为没有船可以渡湖,我们只得绕着湖走去对面,雨令整个道路变得泥泞,登山鞋沾泥以后变得厚重,只能走几步就找草丛将泥刮掉。长久的积水让湖旁的草地变成沼泽,只有高一些的草堆冒出水面,看似可以通过,却暗藏着危险。眼见可以节省很长一段距离,我们决定冒险渡过,思思因为鞋子不防水死活不跟我们走,宁愿绕得远些,我们几个就深一脚浅一脚的在突出的草堆上跳跃着前进,背上几十斤的背包压得我们无法身轻如燕,时不时有人一脚踏空陷到泥潭里,泥水顺着等山鞋的口子往里倒灌,登山鞋已经无法发挥它本身的功用,行进中老萨还顺势调节了下气氛,仿着红军过草地的样子大叫:“同志们,继续走,别管我。”让我们苦笑不已。正在训斥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当儿,就听思思在不远处惨叫:“我陷下去了!”还以为他也是在搞气氛呢,转过头正要骂他,才看到他半个身子都在沼泽里,费力的弯下腰,想要凭借手的力量将自己拔起来,却没能想到松软的泥地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,就那么尴尬的陷在那里,无奈的看着我们。我们急忙丢下包,大步跑过去,七手八脚的将他象拔萝卜似的拉起来,惊魂未定的他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鞋倒掉里面的水,脱下来的鞋积水已经可以在里面养金鱼了,我们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,留他在那瞪大了眼怒视我们的幸灾乐祸

 

 

休息片刻后,我们继而进入湖边茂密的丛林里,一条林幽小道往前蔓延,忽隐忽现,整条湖看似不大,走起来才知道那个累啊~!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到湖对岸,途中雨总是下下停停,冲锋衣一直没敢脱,以至于内层的衣服被汗水浸湿,外面的又被雨淋透,感觉很是难受。看了下时间,现在已经近十二点,迫切的需要找个地方吃中餐,前方有几个废旧的牛棚,确定里面没人住后,我们钻到里面,升起一堆柴火,让湿透的我们可以暖暖身子。牛棚之所以称之为牛棚,是当地藏民放牧时临时居住的,很有特点,全是木头搭建,小巧而精致,分为里外两间,外间用于堆放柴火,里层居住,三面用木头和地面隔离以防潮,围着中间的一个火塘,不论你在哪个方向,都可以以最佳的角度摄取温暖。我们在火堆四周坐定,将鞋脱下来烤,思思也正好将他湿透的裤子烤烤干,中餐为了图方便,就将就着吃压缩饼干,大家都饿了,高原上负重行走极度消耗体力,适时的补充很是必须,也支撑我们下午的跋涉。

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发表评论
评论内容:不能超过250字,需审核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。
用户名: 密码:
匿名?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