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关键字:  稻城旅游  稻城  稻城 亚丁  图片  图片

人在旅途之身体在地狱,眼睛在天堂
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08-02-14 21:39 Tag: 点击:
人在旅途之身体在地狱,眼睛在天堂

---浅浅薄冰

这几日都是早6点起床,晚11点睡觉,对于习惯了过12点才睡,早8点方起的人来讲,真是痛苦。
而且10月4日开始进驻高原,山路险陡,空气稀薄,我们的车在山顶尖游走,一山高过一山,最高处为4712米。那天我不是最先叫不舒服的,但却是最先开始呕吐的。
到了4600米后,人就瘫在座椅上不能动了,不停的张大嘴巴深呼吸,像是夸张叹气的样子,又像一条干涸的胖头鱼。头开始痛。手脚冰凉。他们都下车去拍高原蓝天白云的风采,我一个人坐在车里不能动。LJ走来送我一束高原蓝紫的山花,我插在旁边门扣里陪我。

山路颠簸,下山后在一个转弯处拍拍胸口,司机刘哥看见关心的问我,车一停,我打开车门就狂吐。他们说是不是晕车?我摇头,不吃他们递来的晕车药。
吐完后好受多了,他们递来水,和高原苹果(整整两箱呢,是10月2日晚在康定没有住到标间,那个老板为表歉意送的)。我漱漱后果然胃口大开。高原苹果真好吃,没有农药污染,就是在牛仔裤上擦擦,大嚼起来。

忍不住吃了两个...

车到山中间,又吐了。

车到山底,大家去吃饭,吐。

人蔫蔫的,不想动。但听他们说的,还是坐到了餐桌上。

司机刘哥点了肥肠鱼,红油下是雪白的鱼肉和蜷曲的肠皮,好好吃的样子哦---,菜上来时忍不住双筷飞动,管它作甚,吃完再吐,不能顾全胃,那就先照顾嘴巴~。
还好吃完饭后,坐车也没什么反应。

车行到最高处,湛蓝的天,发亮的白云朵朵,黑色的云的影子在山脊上移动,那么宽阔那么壮美,我暗暗感叹!
不知道前方目的地还有怎样的美景等待着我?只是想到回程还要有高原反应,心里未免有点怕怕~
人在旅途之与世隔绝三日
vivian_25
21:43 PM


终于回到了尘世,在与世隔绝三日之后,你,想我了么?

自成都出发往康定,住稻城,再到亚丁两晚,然后从亚丁的大山中回来,从雅江到小金,身体疲倦以极,而思维异常活跃感恩。

此刻坐在小金网吧的电脑前,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我的叙述,这三日带给我狂想的经历?我只能用自己一点这么苍白而浅薄的文字,尽可能还原它,而首先,我必须先讲一下给予我最深震撼的10月5日,是在亚丁,此行的目的地,我害怕经过2晚的旅途后,很多感受都慢慢消失,被遗忘。因此叙述会有断层。

10月4日中午我们一行10人到达亚丁风景区,分别为司机及爱人,一东北小伙儿及爱人,武汉出发6人(2男4女)。下午自由活动,晚上大家挤一张通铺。
下午与旅伴LJ及东北二人骑马进山(高原反应强烈,不能负担爬山及其它一切运动)。山是原始的山,空气清新,能见度极高。正值初秋,山上绿叶泛红,非常美丽。从两山峡谷间可看见远远白色的雪峰。我们行往冲古寺。
在原始丛林的小道间策马而行,我们兴奋而小心,不敢高声讲话,怕喘气。古树挂着浅绿的细蔓,随风摆动。我们都没有见过,问起才知这种植物是原始森林没有被污染的见证。

在登上一段山路后豁然开朗的,是一片平整的绿草地,弯弯曲曲的河流淌过,河水太清太美,而阳光正照耀河边的绿树,河水闪亮,雪山在不远处伫立,那么纯净美丽的放牧景色,我们都呆住不能呼吸。

回过神来开始拍照。后到冲古寺看看,典型藏民小寺庙。后续再写。亚丁天气需要一提,2分钟前是艳阳高照,2分钟后阴雨绵绵,就是这样。一天下20场太阳雨也是正常。不过都是小雨丝,一般雨衣即可抵挡。


10月5日清晨,从大通铺上起床,此时还没有发电,我们只能摸黑穿衣洗漱,天很冷,我穿上了蓝白的羽绒服。然后一行人租马开往亚丁风景区,此行目的地为仙乃日等三座雪山及雪山中间的落绒牛场。天气阴冷,寒风不断,看来老天爷很不高兴的样子。不过我们大家都抱侥幸心理,因为亚丁的天气3分钟一换。也许出发后天就转晴呢?

走10月4日的路线到达昨天的草地后继续深入。一路冷雨不断。替我拉马的是位藏族女子,看来40岁左右,问起来,高原特征的黑红的脸上绽放羞涩的笑容,道32岁。

我们走入画境,清得发蓝的溪水缓缓流淌,岸边是黄的灌木,层层叠叠,再旁边是高的山,绿树与山顶黑的岩石相映。顾不上冰冷的雨水打到雨衣上再流到脸上,我们走走停停,一路拍照。

大约2小时后,我们穿越树林,登上了雪山脚下的落绒牛场。天阴风冷,我们手脚冰凉。高山反映严重,走两步路就喘气,需深深呼吸。但是这些算什么呢?我们看见了雪峰。马夫说还有牛奶海和五色海,在山更陡处,马不能上,步行来回5小时。而那时已经中午11点半了。天气非常寒冷。于是大家商量后就不再前行,而是回程,在冲古寺处开往珍珠海。

一路都在下雨,尽管漆盖盖着雨布,我的裤子仍然全部湿透。

2个多小时的回程之后,我们爬上了位于仙乃日峰脚下的珍珠海,位于绿树环绕中的小湖。雨还在绵绵的下。游人异常稀少,寒冷的天气里,连常见放养的牦牛都没有一只。除了雨声,安静极了。

手脚冻僵了,他们凭高看看雨中的小湖,拍拍照片要走。我说,我想绕湖一圈。

走近小湖,大概周长也只有300米。我钻入湖边低矮的灌木丛,厚厚的腐质层柔软有弹性。一条隐约的小路通往深处,看来看到这美丽景色后想要绕它一周以表亲近的人不再少数。

低腰穿过一从黄叶的灌木,我忽然来到了湖边,湖中心那么柔柔的绿色快要把我融化。绿色的远峰静默的守侯在湖水的身后,细雨旁若无人的下着。安静至致,纯美至致。猛然撞见,我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。

不是幸福的泪水,不是喜极,不是委屈后得到安慰,什么都不是。{现在也说不清。但是心中充满了感激。}

仿佛守侯千年只为了等到我来一见,又仿佛我只是偶尔撞见佛缘的幸运者。雪山就那么千万年的静默而立,看雨与阳光转换。

有谁说过,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这里没有落花,拒绝伤感,没有飞燕,不是孤单。就是这样至纯至美的景色,让我释放最最深处的里面。

我用冻僵的手,从湿透的布包里摸出相机,哭着拍照。尝到了泪水的滋味,苦涩,心里却是澹然。雨水顺着发丝流到脸上,和着泪水,淌到下巴。痛哭。不管。任由泪水雨水肆略。

看过一句话,深深的记住:遇上他之后,就变得很低很低,低到尘埃里,而心中却是欢喜的,于是从尘埃里开出花儿来。
我很低,在最低的湖水边沿,静柔无语。

雨仍下着。我也渐渐止住,继续前行。然而在转过一个刺笼后,又站到湖边,换个角度,雪峰静静而立。忍不住了,不想去忍,根本不能。就让自己再度放肆的痛哭一回,为这绝世的美景,为能呼应我内心深处的那个。

静静站立时,听见有人声响起,我动了动,一个男的惊呼“一?有个人?”我面向湖水没有回头。他说,你怎么一个人呢?我说,有伴,但他们没来。他说,你怎么反向绕湖呢?我说,是吗?我不懂啊。他说,一般人都顺时针方向绕湖,只有本教徒才像你这样。

说到此时,就为礼貌,我也该转向他们,用我痛哭过后纯净的眼光看过去,是2男2女的行者,我说谢谢,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。行者慈祥的嘱咐我注意安全。

终于快要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达完对这湖水的感觉,忽然有人唤我,是东北大哥,听说我一人留下,不放心来寻。我笑笑,道,既然我敢一个人出来旅游,就是把安全全部做到位。但是还是乖乖跟他走了,毕竟,我们是一个团体,这么久的相处,对彼此的关心与爱护,和对团队的负责,已经成为旅途中的默契。心意已经尽到了,形式反而不重要,我相信雪山和神灵能够理解这点。

下山时雨住了,天放晴。骑马下山,我频频回头,向雪山和我流过泪的地方说再见!
齐豫的歌说:高山上的湖水,是谁留下的一滴眼泪。多么美的歌词。让我做一回天使。

雨后初晴的山林格外美丽。就如城市里生活的人们,痛哭过后那般纯净的晴朗的心空。如此美景,舒畅的心,怎能不能放声歌唱!歌声如此之难听如我,依然忍不住高唱:唱山歌来哎~这边唱来那边和-山歌好比春江水哎~---



{今已晚,明日5点就要起床赶路,而思绪渐乱,且作罢,待回汉后续。接下来2天都将在途。

浅浅薄冰注}
路途中很多摄影师驾起了大炮,抢拍蓝黛的远山和白得耀眼的雪峰。

中途邀请马夫一家合了个影-一直非常非常喜欢康巴人,他们有着惊人相似的瘦削的脸颊,挺直的鼻梁,静而坚毅明亮的眼睛,和他们讲话,他们都先羞涩的笑笑。爱极了。一路上山下山,有马队经过时,都摈弃马上白白胖胖、一脸倨傲的人,只顾抓紧欣赏马夫的面容。

那段下山的路程没有再骑马,想一个人走下去。还雨衣给那藏族女子时,她去牵马,我跑向她,不小心踩到路旁小缝里摔倒了,手撑到黑厚的腐质层,一点没有伤,只破一点点皮。

LJ也下马,她说她不甘心,今天天气不好,她只上了几张照片,现在一定要多拍。其实我心中是不情愿的,多想一个人好好品味这茂密的山林,湍急的河水,河里白色大块的岩石、水花,而且游山玩水的目的,不是为自己多拍照片阿。终于在她又熟练的摆出一个POSE给她拍完后,我轻声抱歉的说,LJ,如果你只是想多拍照片,你可不可以请路上别人帮忙?我想一个人走走。
她眼神变了变,聪明的点点头,自己大步先走了。


于是一个人走走停停,深吸好清新的空气,拍拍老松树,琢磨那条藤蔓的来龙去脉,佩服一下松树那般挺直的生长。
空山不见人,细雨又开始下。我拥有整座青山。原始的空气透过厚厚衣服触摸到肌肤,就像在做空气浴。

不少腐朽的老树倒着,很多地方已经被蛀成了粉末。在一棵粗到两人合抱的蛀倒的树前,忽然玩心大起,想知道这它有没有被蛀空,能不能被蹬断?费老劲儿的蹬了几下,老树抖了抖,依然不动。脚心疼了,看来小蛀虫的力量比人大。作罢。

拍了拍很多绿色胡须的松树,忽然想起前日那老摄像师说这绿色胡须能吃的,忍不住掂起脚跟挑了一串干净的,放入嘴里嚼起来。那绿色的须蔓裹成了一团,非常有弹性和韧性,嚼几下就化成了渣子,来不及发现就没有了。呵呵。

听到一点喧闹声,原来是两个康巴汉子训马,康巴汉子骑在马上吆喝着,那马儿不知为何不听话了,在原地打转,后带着汉子不走山路,往丛林里钻去了。我呵呵笑了,喜欢那马儿。站在路边,从包包里掏出一个苹果,擦擦吃起来,等我苹果都吃完了,那马儿和汉子也都没有回来。

看见路边一块大的白石头,恰是老天为我准备的。原来,这山上有很多石块竖立堆起的方锥,小的一人高,大的两人高,叫马尼堆,据说已经上万年,是藏民拜神和祭奠的地方。很多是黑色的石块,刻了弯弯曲曲的藏文。4号那天和马尼堆合了一张影,路过的汉人说不吉利,路过的藏人说加堆10块白色的山石即可。藏人又说,把白色的石头立起来,可以向神灵祈福。

我为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祈福,为高原风景祈福,希望所有来这里的人,不光是感悟和得到,还能切实做出点什么。

费劲儿立起那块锋利的大白石,开心的在底部垫些小石块以防倒塌,然后就完成了工程。想起妹妹那年去厦门为我求得的保佑卡,慈祥的观音裸足而坐,衣带宽柔,旁边赠言为:
感谢上苍,我所拥有的;
感谢上苍,我所没有的。
颇为符合此时心境。
拍拍手下山。
衣服淋湿了,透了,不管,悠悠然走下去,拍喜欢的风景。


人的一生啊,有过一段痛彻心扉的爱恋,尝过一场痛哭淋漓的风景,我想也就足够了。

回到尘世,平静富足,将开始回忆此行细节。愿写就写点,累了就打住。那么多的美景与心思,其实是写也写不出的。为什么我没有那样精湛的驾驭文字的能力,为什么我如此优柔闲适散漫?
抱歉了,只能为心情而写。
浅浅薄冰10月10日
旅途杂记
vivian_25
01:25 AM



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发表评论
评论内容:不能超过250字,需审核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。
用户名: 密码:
匿名?
注册